黑土地是肥力最高、最适合农耕的土地,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3个黑土区之一,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然而,曾经“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的黑土地,正在面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等问题。同时,在治理黑土地方面,基层也面临治理资金投入不足、保护性耕地推广存阻碍、全社会保护意识有待加强等问题,威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亟待加强重视。
一、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投入不足。多年来人们对黑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黑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李和跃介绍,根据近20年的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绝大部分来自耕地。截至2019年,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1.87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占七成。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在水土流失治理上的投资较之前有明显增加,但治理面积与侵蚀沟数量、实际水土流失状况,投资规模与所需投资数量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距。李和跃算了一笔账,即使按水土流失治理最低标准测算,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需要的总投资也超过1500亿元。如果按50年来治理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沟计算,每年需投入30亿元,其中水利投入约10亿元,远高于现在每年的资金投入。
二、部分地区保护性耕作推广存在阻碍。保护好黑土地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这已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提到“保护性耕作”。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部署在东北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力争到2025年,推广面积达到1.4亿亩。保护性耕作是一种精细化耕作方式,需要将秸秆覆盖于地表的同时进行免耕播种,但一些地区难以做到秸秆还田。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院士工作站秘书长李社潮表示,部分玉米主产区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将秸秆打包离田,推进秸秆燃料化、饲料化,农民较为认可,导致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较慢。
三、基层对黑土地保护认识有待加强,尚未形成全社会保护利用的氛围。黑土地保护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全社会联合起来才能打好黑土地保护与治理的攻坚战。尤其是黑土地的耕作者,更是对黑土地进行利用及保护的直接主体,其对黑土地退化原因、危害程度、防治对策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最终的保护成效。一方面,当前耕作者受教育水平年限较短,受传统农耕思想的束缚,并不热衷于保护性的耕作技术,其追求的是单位土地的收益最大化而很少考虑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当前土地管理法中对土地保护的责任落实主体为各级人民政府缺乏对耕作者耕地保护的责任约束,因而进一步弱化了黑土地保护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通化供电公司抄收班班长初建美表示,目前全社会对黑土地保护还没有形成广泛的保护利用氛围,特别是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的宣传不够。永嘉县侨联